“橡链云”面向橡胶产业链提供平台服务,致力于快速打通橡胶行业关键生产要素,建立关键物资供应和需求的数据融通,实现行业内物资生产、调度和分配、及配套服务的全局优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优化、促进服务型制造加速转型升级。
如果您的公司在橡胶产业领域耕耘多年,需要依托云平台支撑能力、企业信息化支撑能力、先进制造业模式经验等能力,突破传统行业瓶颈,搭建起橡胶产业链协同工业互联网平台,那么您可以考虑与橡链云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融合,共谋发展和出路。
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依托青岛科技大学发展起来的国际化高科技企业集团。软控主营业务和技术优势集中在橡胶机械领域,同时也涉足节能环保、物联网、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领域。软控200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被新华通讯社誉为青岛新五朵金花之一。多年来,软控搭建了多个行业级的综合技术研发平台,先后承建了国家橡胶与轮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轮胎先进装备与关键材料国家工程实验室以及数字化橡胶轮胎装备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积极推动橡胶工业的升级。 软控股份下设机电、新材、发展三大业务。机电业务致力于橡胶智能装备、应用软件的研发与创新,为行业企业提供软硬结合、管控一体的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积极推动橡胶工业智能化发展。软控作为橡胶机械行业的引领者,业务规模长期位居世界前列,2014年橡胶机械销售收入位居世界第一,2016年荣膺轮胎行业年度全球最佳供应商奖。软控的新材业务主要涉及化工及橡胶新材料领域;发展业务主要涉及物联网、环保、新能源等领域。新业务的开发和拓展,是利用软控现有优势,捕捉新的机会,为下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经过多年发展,软控股份搭建了以中国、美国、斯洛伐克为中心的全球研发体系,是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工业品牌示范企业、中国十大创新软件企业、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专利近1000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9项,起草国际标准4项、国家及行业标准82项,承担国家各部委科技项目近60项。软控股份拥有CNAS认证实验室,实现了从原材料到客户端的全过程质量管控,并已通过多项认证,包括:ISO 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ISO 14001:2015环保管理体系、OHSAS 18001:2007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软件企业国际认证CMMI4等。 研发和创新带来了丰硕的成果,产品技术不断升级更新,软控陆续推出了全自动小料称量系统,PS2A、TPRO-S、P-PRO2系列成型机,智能内衬层生产线、CPS硫化机、第三代动平衡试验机等高端装备,赢得了客户和市场的认可。不仅如此,软控股份近年在智能制造领域进展迅速,2016年起实施了多个轮胎智能制造示范工厂,2017年发起了中国轮胎智能制造与标准化联盟,2018年启用了面向全球的轮胎智能制造体验中心,入选了国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目录。 未来,软控股份在做强做大橡胶机械核心业务的同时,将不断提升在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领域的新优势,促进自身长久稳步发展。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信”)是国有特大型通信骨干企业,注册资本2131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年收入规模超过4600亿元人民币,连续多年位列《财富》杂志全球500强。 中国电信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宽带互联网络和技术领先的移动通信网络,具备为全球客户提供跨地域、全业务的综合信息服务能力和客户服务渠道体系,截至2019年底移动电话、有线宽带、天翼高清、物联网、固定电话等各类用户总量近9亿户。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拥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号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电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中央企业工作会议部署,按照党建统领、守正创新、开拓升级、担当落实的总体思路,扎实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维护网信安全,深化企业改革,扩大对外合作,提升服务水平,拓展用户规模,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向领先的综合智能信息服务运营商迈出坚实步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圆满收官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阿里巴巴达摩院成立于2017年10月11日,致力于探索科技未知,以人类愿景为驱动力,开展基础科学和创新性技术研究。 阿里巴巴未来二十年的目标是打造世界第五大经济体,为世界解决1亿就业机会,服务跨国界的20亿人口,为1000万家企业创造盈利的平台。要达到这个目标并服务世界经济,其中有无数的问题需要解决,这正是成立达摩院的初衷,并将遵循 “Research for solving problems with profit and fun” 的宗旨。 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对达摩院的发展提出三个要求:“活得要比阿里巴巴长”、“服务全世界至少20亿人口”、“必须面向未来、用科技解决未来的问题”。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是亚太地区知名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上市企业。自成立以来,长期从事语音及语言、自然语言理解、机器学习推理及自主学习等核心技术研究并保持了国际前沿技术水平;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产品研发和行业应用落地,致力让机器“能听会说,能理解会思考”,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2008年,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230)。 作为技术创新型企业,科大讯飞坚持源头核心技术创新,多次在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图像识别、图像理解、知识图谱、知识发现、机器推理等各项国际评测中取得佳绩。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及中国信息产业自主创新荣誉“信息产业重大技术发明奖”,被任命为中文语音交互技术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牵头制定中文语音技术标准。 同时,科大讯飞还获得了以下荣誉: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首个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首个语音及语言信息处理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等。 2016年,科大讯飞发布讯飞翻译机,开创智能消费的新品类,获得消费市场的广泛认可;2017及2019年,科大讯飞连续两届上榜《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全球50大最聪明公司榜单, 2017年首次入榜,名列全球第六、中国第一。2018年,科大讯飞机器翻译系统参加CATTI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科研测试,首次达到专业译员水平。 2019年,科大讯飞新一代语音翻译关键技术及系统获得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最高荣誉SAIL(Super AI Leader,即“卓越人工智能引领者奖”)应用奖;同年9月,成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自动语音转换与翻译独家供应商,致力于打造首个信息沟通无障碍的奥运会。10月,在教育部、国家语委的指导下,承建国家语委全球中文学习平台。 科大讯飞坚持“平台+赛道”的发展战略。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2010年,科大讯飞在业界发布以智能语音和人机交互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开放平台——讯飞开放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一站式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截至2020年4月30日,讯飞开放平台已聚集超过124W开发者团队,总应用数超过79W,累计覆盖终端用户数29亿+,A.I.大学学员总量达到34W+,以科大讯飞为中心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持续构建。 在平台基础上,科大讯飞持续拓展行业赛道,现已推出覆盖多个行业的智能产品及服务,推动在消费者、智慧教育、智慧城市、智慧司法、智能服务、智能汽车、智慧医疗、运营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TO B+TO C双轮驱动成果显现。 科大讯飞在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核心研究和产业化方面的突出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国内外的广泛认可,作为“中国人工智能国家队”一员已形成共识。创新坚守,初心不改,科大讯飞愿携手广大合作伙伴一起:用人工智能建设美好世界!
青岛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医、法、艺、教等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国家“111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属重点建设的大学和山东省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获“山东省第一届省级文明校园”荣誉称号,被社会赞誉为“中国橡胶工业的黄埔”。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开始了正式举办高等教育的历程。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2001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02年8月崂山校区投入使用,2009年高密校区投入使用,2016年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2019年中德国际合作区(中德校区)投入使用,学校事业发展不断谱写新篇章。 当前,学校形成了青岛、高密、济南“三地五校区”的办学格局,校舍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各类文献资料300万余册,固定资产总值29亿元。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长江学者1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全国优秀教师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9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特聘专家(教授)、海外特聘专家和青年专家44人,省级教学名师12人,山东省学科带头人5人,山东省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4人,山东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3人,山东省杰青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6人。 学校学科、专业特色鲜明,现拥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有7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为代表的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4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数量和影响力居省属高校前茅。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9个学科进入前70%,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为B+,为省属工科高校唯一。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获得2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2个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专业,4个国家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立项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191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9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5个省级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1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教学团队;43门省级精品课程;12名省级教学名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先后获得15项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杜邦科技创新奖,2011年以来科研经费连续8年过亿元,累计近20亿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成绩显著,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国家层面创新平台数达到8个,数量位居山东省属高校前列。拥有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45个省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始终坚持走政产学研融合之路,科研成果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已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通过科研成果转化或提供核心技术支撑而上市的公司已经达到了7家,分别是软控股份有限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赛轮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金王集团、青岛海力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旭域土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青岛高校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学校连续两次被评为“山东省产学研合作创新突出贡献高校”,“青科大模式”广受赞誉,并被国务院研究室《决策参考》、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以典型经验和做法进行深度报道。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完善对外交流与合作机制,同22个国家和地区的113所国(境)外高校签订了友好合作协议,获得1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基本形成了涵盖理、工、艺等学科专业多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格局。其中与德国帕德博恩大学合作成立的中德科技学院,纳入中德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被誉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范例。引进德国双元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启动中德双元工程学院(中德校区)建设。牵头共建泰中国际橡胶学院,是山东首个在境外设立的办学机构,迈出了学校境外办学第一步。 学校第十次党代会绘就了“三步走”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建设“有精神、有文化、有责任、有活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当前,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紧密围绕国家“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目标要求,坚持“内涵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的路径选择,主动对接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发扬“科大精神”、践行“橡胶品格”、贯彻“五有理念”,凝心聚力、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向着建设“双一流”和“五有”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坚实迈进!
橡胶谷集团是全球化工橡胶行业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服务平台,成立于2011年2月,由中国橡胶工业协会、青岛市市北区政府、青岛科技大学、软控股份四方共建,是以平台经济理念打造的“政、产、学、研、资”五位一体、高度融合、o2o联动的化工橡胶行业生态圈,助推化工橡胶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橡胶谷集团运用平台经济理念搭建起“橡胶谷平台金字塔体系”,为行业搭建起四大群属十二大服务平台,分别为:科研创新平台、企业孵化平台、知识产权平台、教育人资平台、商品交易平台、电子商务平台、仓储物流平台、会展博览平台、信息网络平台、中介服务平台、金融资本平台、文化交流平台,成为“全球化工橡胶行业的硅谷”。 橡胶谷集团基于移动互联网思维模式,推出 COMPD“线上线下+平台运营+大数据 + 工业4.0”的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新模式。橡胶谷E站是虚拟橡胶谷,是从线下到线上的一体化的COMPD模式,涵盖化工原材料电商、橡胶制品电商、轮胎电商、版权交易电商、智慧园区解决方案、MOOC式培训平台、虚拟会展平台等集成的一站式行业信息化服务平台。
学校建校于1951年,是一所工科优势突出,行业特色鲜明,工学、理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相互渗透、协调发展的山东省重点建设应用基础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是山东省人民政府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 在青岛、泰安、济南三地办学,总占地面积3800余亩,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1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96亿元。学校设有教学单位32个,科研单位5个,教辅单位5个,独立学院1个。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7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有93个本科专业。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山东省一流学科5个,另有省市级重点学科19个,工程学、数学、化学、材料科学、地球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级及青岛市实验室(基地)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1个。 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36100余人,研究生9040余人。有教职工3170余人,其中教授297人。有两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10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级工程人才、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20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52人,“泰山学者优势特色学科人才团队领军人才”2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专家、特聘专家及青年专家36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2人。省级教学名师11人,全国模范教师3人,全国优秀教师8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校创新团队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创科技计划创新团队14个、人才引育计划创新团队11个。 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8个,特色专业、综合改造试点专业8个,通过工程认证专业8个,精品视频公开课、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10门,教学成果奖5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教学团队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品牌特色专业18个,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9个,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5个,一流课程32门,精品课程58门,教学成果奖95项,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教学团队8个,新旧动能转换行业(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个。 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407项,省部级项目89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55项,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532项。学校科技园是科技部、教育部共同认定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和“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 学校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所高校和研究院所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成功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在校外籍专家教师每年近百人。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在校生规模近2000人。有70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500余人。 面向未来,学校全体师生秉承“惟真求新”的校训和“团结、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发扬“坚韧不拔、发奋图强”的科大精神,弘扬“爱校奉献、敬业实干”的科大传统,奋进新时代,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工科主导、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
任我行率先针对中小企业推出了“管家婆”进销存、财务一体化软件。十多年来,在竞争激烈的软件市场上,管任我行软件公司 家婆软件凭借“实用、易用、贴近中小企业管理现状”的特点受到中小企业的广泛欢迎和信赖,市场占有率持续多年稳居行业榜首,“管家婆”也由此成为中小企业管理软件的代名词。 在发展通用软件的同时,任我行还深入IT、通讯、医药、服装、食品、五金建材、汽配汽修等行业,针对不同细分行业的经营管理特性,推出了专业的行业软件产品和完整的业务解决方案,满足不同行业的企业信息化需求。 任我行建立了遍布各地的分支机构,并依托各地合作伙伴建立起数百家销售和服务中心,为各地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咨询、实施和服务,全面支持中小企业健康成长。
用友成立于1988年,是全球领先的企业与公共组织软件、云服务、金融服务提供商。用友聚焦商业技术创新,为企业和行业客户、政府和公共组织提供云服务产品与解决方案,服务企业数智化转型,支撑企业商业创新。用友以构建和运营全球领先的企业云服务平台为战略目标,将成就千万数智企业,让企业云服务随需而用,让数智价值无处不在,让商业创新高效便捷,积极创造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用友坚持和践行“用户之友、持续创新、专业奋斗”的核心价值观,领航企业服务31年。目前,用友员工超过17000人,用友全球分支机构230余家,生态伙伴5000余家,服务企业与公共组织客户超过522万家,覆盖综合性集团、制造、零售、工程、消费品、交通与公用事业、建筑及房地产、金融、汽车、能源、通信与广电、餐饮与服务、医疗、财政等政府与事业单位等,用创想与技术推动商业和社会进步。 用友秉承“倾听客户、敬畏技术、荣于生态”的企业发展之道,专注企业服务领域,持续进化发展。用友1988年从财务软件起航,通过普及财务软件的应用,推动了中国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进程,是用友发展的1.0时期;1998年开始进入企业管理软件与服务领域,为中国及亚太地区提供ERP软件等,支撑了中国众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推动了企业的管理进步,是用友发展的2.0时期。现在,用友已进入3.0新时期,为全球企业提供数字化、智能化、全球化、社会化、安全可信的企业云服务,服务企业数智化转型,推动企业的商业创新。 发展至今,用友旗下共20余家公司,其中公众公司5家,分别为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588),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1588),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3694),用友金融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代码:839483),用友汽车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9951)。 用友在中国及全球多国设有业务和研发机构,由总部研发中心(北京用友产业园)、全球技术服务中心(南昌用友产业园)、企业创新中心(三亚用友产业园)、南京制造业研发基地、重庆PLM研发中心在内的中国最大的软件、云服务与金融服务研发体系。此外,用友在中国的香港、台湾和澳门设立了分公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亚洲地区建立了分公司或代表处。 用友品牌和产品在行业内受到广泛认可,用友连续多年被评定为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 连续多年入选中国互联网协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联合发布中国互联网企业百强榜,2019年位列榜单第17位。据赛迪顾问报告显示,用友获“2018-2019中国企业服务市场占有率第一”“2018-2019中国企业SaaS占有率第一”等。据IDC报告显示,用友获“2019工业云市场占有率第一”、“2018中国企业ERP市场占有率第一”等。用友企业级SaaS荣获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可信云行业奖。用友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坚实发展,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被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2019年十大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用友智能工厂解决方案被中国信息协会评为“2019中国工业数字化优秀解决方案”。 用友网络董事长王文京一直投身于企业服务产业发展,对推动中国软件行业变革和企业云服务的应用普及有着积极贡献,入选中央统战部、全国工商联评选的“改革开放40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被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网易财经、《中国产经新闻》报社联合评为70年70企70人“中国杰出贡献企业家”,被中国企业家杂志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25位企业领袖”。 新时期,用友将以构建构建和运营全球领先的企业云服务平台为战略目标,服务超过千万家企业客户,聚合十万家生态伙伴、亿级社群个人(社员),为中国和全球的商业创新创造独特价值。启动橡链云网合作伙伴计划,面向社会广泛开展企业交易流程支持系统、企业设备/业务上云服务系统、企业管理外包服务系统等橡链云网系统级工业应用招商加盟工作,致力于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生态
速达软件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作为中国的大型软件企业,公司专注中小企业管理软件,为广大客户提供产品、技术、服务等。公司秉承“传播经营管理智慧”的理念,专注中小企业管理。二十年来,速达凭借自身的品牌优势、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及雄厚的资金实力,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优质的企业管理软件和优越的技术解决方案,赢得了广大用户的极大信赖和赞誉。
“橡链云”面向橡胶产业链提供平台服务,致力于快速打通橡胶行业关键生产要素,建立关键物资供应和需求的数据融通,实现行业内物资生产、调度和分配、及配套服务的全局优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优化、促进服务型制造加速转型升级。
如果您的公司在橡胶产业领域耕耘多年,需要依托云平台支撑能力、企业信息化支撑能力、先进制造业模式经验等能力,突破传统行业瓶颈,搭建起橡胶产业链协同工业互联网平台,那么您可以考虑与橡链云进行更进一步的探讨融合,共谋发展和出路。
提出申请
资质评审
培训及认证
签署合作协议